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孫敏堅 劉笑雪 制圖 張楊
答卷2020
2020年是極不平凡、極其不易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正確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直面大疫大災、投身大戰大考,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1.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聞令而動精準防控,在確診病例千例以上的省份中率先實現病例清零
●千方百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共克時艱服務全局,派出18批次1502人的醫療隊緊急馳援黃岡、武漢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7300多萬湖南人民堅忍不拔、奮勇斗爭、向險而行,譜寫了感天動地的抗疫壯歌。
2020年11月2日,通往龍山縣大安鄉翻身村的蜿蜒公路。該縣加強鄉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逐步由規模擴張向路網優化、質量和效益并重轉變,實現了村村通水泥(柏油)路,方便了農產品外銷,加快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曾祥輝 攝
2.多措并舉做好“六穩”“六?!?/p>
●糧食能源保障有力,總產穩定在600億斤左右,省內電力裝機容量接近5000萬千瓦
●項目建設強力推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新增149公里,長株潭“三干”項目通車
●消費潛力加快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10個月穩步回升,旅游總收入達8262億元
●外貿外資創新發展,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178家
●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增強
●區域發展更趨協調,長株潭一體化進程加快,洞庭湖區綠色發展水平提升,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形成示范效應
3.自立自強提升創新發展水平
●技術攻堅加快推進,有效發明專利量增長20.4%,第三代雜交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落戶湖南,超4000家企業聚集岳麓山大學科技城
●創新生態加快優化,11家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湖南,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50%
●新動能加快成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接近萬億元
4.蹄疾步穩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三去一降一補”持續深化,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基地261家企業整體退出
●復制推廣自貿區經驗195項
●成為首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省份
●長沙獲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
2020年8月21日,洞口縣高沙鎮石榴村專業化、標準化、規?;母邩藴兽r田。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健 攝
5.一鼓作氣打好三大攻堅戰
●精準脫貧成績斐然,剩余19.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污染防治成果豐碩,長江干流湖南段和“四水”干流監測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Ⅱ類
●風險防范成效明顯,超額完成隱性債務化解任務
2020年10月15日,桑植縣官地坪鎮梯市村易地搬遷安置點。該村通過危房改造、易地搬遷、自建自修等方式,實現了住房保障全覆蓋。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行 攝
6.盡心盡力發展社會民生事業
●全省民生支出占比達70.4%
●幫助924萬農民工返崗,城鎮新增就業72.4萬人
●圓滿完成12件重點民生實事
●累計建成芙蓉學校70所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進
●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取得階段性成效
●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1.1億元,臨時救助78.5萬人次
7.持之以恒提高政府治理效率
●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及社會監督
●企業群眾辦事時間平均縮減80%以上
●開展市州營商環境評價
回眸“十三五”
過去5年,是湖南各項事業闊步向前的5年,是湖南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倍增的5年。我們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奠定了堅實基礎。
1.經濟實力躍上了新臺階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年跨越兩個萬億臺階
●存貸款余額分別達5.8萬億、4.9萬億元
●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材料成為萬億產業
2.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步伐
●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地方稅收、地方收入、全口徑稅收、財政總收入分別邁上“2345”千億臺階
3.創新開放催生了新動力
●“三超”“三深”科技成果世界領先
●高新技術企業凈增6804家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中非經貿博覽會落戶湖南
●進出口年均增幅全國第一
2020年12月12日,道縣四馬橋鎮周塘營村臍橙園,農民主播們在直播銷售臍橙。該縣聯合電商公司培訓的農民主播已成為田間地頭直播帶貨的生力軍。蔣克青 朱號榮 攝影報道
4.全面改革釋放了新活力
●推出140項重大改革舉措
●不安全的、落后的、環保不達標的產能基本出清
5.城市鄉村煥發了新面貌
●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逐步成型
●長株潭“半小時交通圈”構筑成網
●市市通高鐵即將實現,縣縣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已成現實
6.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5年脫貧477.6萬人
●累計使51個縣、6920個村、682萬人甩掉貧困帽子
●創造了十八洞村精準脫貧的全國樣板
7.創造了人民美好新生活
●連續四年打響“夏季攻勢”,擦亮“一湖四水”生態名片
●“六個全覆蓋”全面實現
展望“十四五”
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實現經濟成效更好、創新能力更強、改革開放更深、文明程度更高、生態環境更美、生活品質更優、治理效能更佳,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重點推進六項工作】
1.全力打造“三個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實施“八大工程”,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實施“七大計劃”,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實施“四大改革行動”和“五大開放行動”,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2.全力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健全需求側管理長效機制
●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優先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傳統基礎設施,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3.全力優化高質量發展布局,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主動融入國家區域發展布局,積極對接國家戰略,打造暢通陸海經濟循環新樞紐,著力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
●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大力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
4.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開拓新局面
●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提升農業產業化、規?;?、機械化、科技化水平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大力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5.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取得新成效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實施好長江流域“十年禁漁”
●落實國家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加快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6、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推進共同富裕上邁出新步伐
●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謀劃實施一批重點民生工程
●大力建設法治湖南、平安湖南、健康湖南
奮進2021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們要夯實“穩”的基礎,找準“進”的方向,盯住“高”的目標,取得“新”的成效,確?!笆奈濉遍_局之年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堅持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精準施策,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社會和諧穩定,確?!笆奈濉遍_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以上,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與全國一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完成國家下達的能耗“雙控”目標。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
1.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全面厚植發展新優勢
以改革集成優勢,以創新激發動能,搶占產業、技術、人才、平臺制高點,形成贏得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重點抓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
●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強化科技創新要素支撐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2.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突破,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把制造業作為強省之基、興省之要、富省之舉,抓企業、興產業、強產業鏈,構建上下貫通、集聚集合的產業生態。
●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重點抓好十大產業項目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
●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
3.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積極參與強大國內市場建設
依托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國內市場,促進全生產要素的良性循環,提升生產要素配置質量和水平。
●增強供給體系韌性
●全面促進消費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抓好十大基礎設施項目
●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
●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大力優化營商環境
4.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引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
●促進農業高質高效
●建設宜居宜業鄉村
●推動農民富裕富足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5.以“一江一湖四水”為主戰場,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決不負“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
●繼續推動污染防治
●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6.以對接國家戰略為導向,提升區域合作競爭實力
加快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格局。
●參與國家戰略合作
●建設“一核兩副三帶四區”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持續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7.以建設文化強省為目標,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
●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發展壯大現代文化產業
8.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落腳點,全面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辦好10件新增重點民生實事
●落實就業優先政策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加快建設健康湖南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9.以安全穩定為底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
●統籌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全力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始終堅持依法行政
●始終堅持協同高效
●始終堅持廉潔從政
●始終堅持固本強基
【十大技術攻關項目】
●東映碳材高性能碳纖維
●匯思光電、湖南大學硅基量子點激光器
●湘潭大學碳基生物等先進傳感器件
●中創空天、中南大學等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
●中電48所、楚微半導體8英寸集成電路成套裝備
●頂立科技、大合新材料等第三代半導體
●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高端液壓元器件
●湘江樹圖、天河國云區塊鏈底層技術
●鐵建重工大型掘進機主軸承
●山河智能工程機械數字樣機及孿生技術等科技攻關
【十大產業項目】
●大眾電動汽車項目
●意華交通裝備項目
●山河工業城三期項目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項目
●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
●三一智聯重卡項目
●岳陽己內酰胺項目
●三安半導體項目
●藍思消費電子項目
●華菱漣鋼薄板深加工項目
【十大基礎設施項目】
●新建新化至新寧高速公路
●益陽至常德高速公路擴容工程
●廣電5G覆蓋工程
●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
●改建韶山至井岡山紅色旅游鐵路
●續建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
●續建常益長鐵路工程
●建設永州電廠
●建設張吉懷鐵路
●建設城市防洪排澇工程
2020年8月4日,臨武縣人民醫院聽力鑒定中心,醫生在為村民做聽力鑒定。該縣投資70萬元購置聽力測試儀器,為全縣貧困殘疾人免費開展聽力損失評殘。 陳衛平 劉柳艷 攝影報道
【十件重點民生實事】
●累計建成100所芙蓉學校
●提高城鄉居民低保水平
●新增城鎮就業70萬人
●45家市州、縣市區疾控中心達到國家標準
●建設農村公路安防設施1萬公里
●完成522個行政村通組光纖工程
●建設鄉村公共部位安防設備10萬個
●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2萬戶
●推進中醫藥服務基層全覆蓋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5萬件